求職小貼士
掌握了獨立生活的技能、接受教育並完成學習後,便可以開始尋找工作。要成功獲得聘用,你必須要知道能為僱主作出什麼貢獻、市場上的職位空缺,並如何說服僱主僱用自己。基於一些僱主對殘疾人士的能力有誤解,要說服僱主可能特別具挑戰性。
自我評估
包括有關如何評估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,以及找出尋找工作時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和障礙。
在準備找工作時,可透過自我評估整合對自己的發現,並把這些資料按既定格式分類,助比較自己的特質與感興趣的工作性質,而決定是否適合該工作。
要好好整理自己的資料以供日後參考和檢討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自我評估。自我評估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測試,讓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興趣。
正式測試是市場上可買到的常模參照測驗,是以參加者與其他人作比較。非正式測試是針對特定目的而設計的工具,通常會考慮特定的群體(例如,青年或成年殘疾人士、婦女、弱勢員工等)。它們不是常模參照的評估模式,是針對個人而非群體。
在自我評估中,你需要考慮五個範疇: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、職場性格和不利條件(挑戰或障礙)。就上述各個範疇,列出你的特質,以完成自我評估資料。
如列出你的10大興趣、加上10項技能、寫下你的10大價值觀、考慮你的職場性格以及最適合你的工作環境、想想你最有可能在工作上遇上的挑戰或不利條件,把以上興趣、技巧、能力、價值觀、職場性格及不利條件結合,便成為自我評估資料。你需要將這些資料與感興趣的工作進行比較,請在「職涯探索」部分作詳細了解。
職涯探索
探究勞工市場(了解市場上的職位空缺)和工作的過程(自己是否願意和/或可以勝任這些工作)稱為職涯探索。你可探究區內的工作,及至其他國家的工作機會,這視乎你是個多愛冒險的人。
要在本地及至世界各地找尋工作,最好的方法是進行資料搜集。如你不主動搜尋資料,便永遠只能從事一些別人認為適合你的工作。作為殘障人士,你要知道很多健全人士對殘障人士的能力了解非常有限,這在職場的世界就更明顯。你要知道有什麼工作選擇,再決定它們是否適合自己,或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。
首先搜集有關勞工市場的一般資料,然後逐步將搜索範圍縮窄至特定職位。如果你可以瀏覽互聯網,則可以使用「加拿大的工作」或「多倫多的工作」(或你感興趣的任何職位)等關鍵字進行網絡搜索。要獲取更多一般資料,請輸入更廣泛的關鍵字,例如「勞工市場」加上適用的省/州或國家。如果你不便於瀏覽互聯網,請前往當地的公共圖書館,並請管理員協助你進行搜索。在這種情況下,請寫下你希望管理員為你搜索的關鍵字。如果你心目中沒有特定的職位名稱,請搜索勞工市場的一般資料,然後閱讀有大量空缺且數量未有減少的職位資料。一旦你想到了特定的工作或職業領域,請使用職位或職業領域搜索勞工市場資料和工作。
你可能想多了解現時殘疾人士正在從事的工種。透過殘疾技能和科技的幫助,實在不乏就業出路。了解其他人所從事的工作是職涯探索的重要部分,你可從中得知他們用什麼輔助工具來完成指定職務、接受了什麼培訓、為何喜歡自己的工作,以及會否推薦其他人從事相關工作。請觀看「成功案例」部分的影片,對從事不同職業的殘疾人士多加了解。了解過不同工作範疇後,你可能希望接觸一些相關人士,親身向他們請教。這個人或會願意成為你的導師。同樣,你可能希望尋找一些從事你心儀職業的殘疾人士作學習榜樣或導師。如你有意跟可能有興趣擔任導師的人接觸,可聯絡有關機構。
最後,要完成職涯探索過程,你需要將自己的特質與心儀工作類型的要求進行比較。這種比較過程稱為職業配對。要完成職涯探索過程,你需要將自己的特質與心儀職業的要求進行比較(工作分析)。這種比較過程稱為工作配對。你可以在「適合自己的工作」部分中閱讀相關技巧的詳盡資料。
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,也稱為「工作配對」過程,即是將個人特質(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、職場性格、責任或挑戰)與心儀工作進行比較。通過詳細寫出或以電子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,以正式展開這個過程。在開始之前與你分享一個小秘訣:作紀錄時註明日期,以供日後參考。
如果你不願意或無法彌補自己與心儀工作要求之間的差距,則可能需要嘗試另覓出路,可以是相關工作或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。在這種情況下,請多加了解相關的工作,看看是否有更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完成工作配對過程後,你就可以重溫所寫下的內容。在工作面試中介紹自己,或在應徵、編寫履歷表時,你便可以從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和職場性格方面出發,講述自己有多適合從事該份心儀工作。
網上亦有些人格及心裡測試可協助您了解自己多一點。
參考網站:https://www.16personalities.com/ch
儀容及面試技巧
https://www.16personalities.com/ch
- 儀容及面試技巧
僱主會關注僱員如何照顧自己,及至家庭、寵物和財產,原因是這些能力可顯示僱員會怎樣看待他人以及其物件,包括僱主的資料、設備、場地、員工和顧客。如果僱主是健全,而準僱員是殘疾的話,僱主則不太可能理解他們生活習慣,如刷牙或梳頭。你不需要向他們解釋如何完成這些事情,只需展示你有能力做到他們所期望的行為便可。如果僱主看到一個儀容整齊的人,就能釋除他們的疑慮和擔憂。當你的儀容未達標準,僱主便會假設因為你是殘疾,而無法自理生活。如果僱主認為你沒能力照顧自己,就更沒可能相信你有應付工作的能力。
而面試是求職的最後一環──這是一個向僱主證明自己是該工作職位的最佳人選。以下小貼示有助你準備面試,並提高獲取錄的可能性。
做足準備──事前盡可能了解有關公司的各方面。如想索取更多資訊,可致電查詢(較大規模公司會設有人事或公共關係部門),或者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,並閱讀週年報告或搜索有關該公司的報章報道。你亦可考慮使用LinkedIn、Plaxco和Facebook之類的社交網站,對有關公司及其員工多加了解。
此外,你可以到就近的圖書館,並請圖書館管理員協助查找有關本地企業的資料。你亦可以向相識的公司員工詢問有關該公司的資訊,了解其業務(業績狀況)及聲譽(例如他們有沒有參與任何社區服務或其他活動)。
面試的時候,你需要跟面試官建立友好和諧的關係。這代表要恭敬有禮地向面試官打招呼(使用適當的稱呼或正確稱呼對方的名字)。面試期間,必須面帶微笑。健視人士非常重視非語言交流,例如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。友善的微笑可表明你平易近人。視乎你所在國家的習俗,你還需要跟面試官握手。如為全失明的人,或許你可作出主動接觸(例如握手)或表示適當的問候(例如鞠躬或點頭),這可讓面試官知道你懂得社交禮儀。面試時稱呼面試官的名字,如果有機會的話,可淺談一些有關天氣、社區、公司或其他適當的話題。不用太多,可是要足夠證明你的社交能力,並且讓面試官跟你相處時感到更自在。
準備回答開放式問題,例如「你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嗎?」、「你認為有什麼關於自己的資料需要我知道的?」或「有什麼關於自己的事情想要跟我分享的?」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,僱主試圖按照一些相關的細節,以此判斷你是否「適合」公司並與同事合得來。他們還想觀察你能否簡潔清晰回答問題,關鍵是把你的答案限制在大概一分鐘內,並涵蓋:一些能夠證明你是獨立而且充滿熱誠的事情、一些關於你的教育和就業背景資料、你的目標及其如何與公司目標相符
面試前,準備一些想跟僱主分享的資料。
其中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是如何正面解釋自己的殘疾,並且指出工作相關的特殊需求。準備一份殘疾聲明,用非專業用語(而非醫學術語)描述殘疾情況,並討論如何在殘疾的情況下處理事務,以完成工作職務。預備討論你認為僱主會擔心的任何挑戰、責任或障礙,例如行動困難、缺乏專業經驗、工作經驗不佳或慢性健康問題。請記得要強調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,僱主希望聘請能幹並能克服挑戰的人。作好準備回答與殘疾相關的問題,並鼓勵面試官向你提問。要確保釋除僱主可能因你喪失視力/聽力/行動…所產生的任何擔憂。
在面試結束時,請以面試官的名字稱呼,感謝對方所付出的時間,並了解下一步的招聘流程。詢問是否可以查詢結果,如果可以的話,何時能夠查詢。找出僱主希望你通過電話、電子郵件、親身或其他方式進行聯繫。如果未成功獲取錄,請詢問是否有其他合適的相關職位,以及是否可以提交其他申請。最後,在你的求職檔案記錄以下內容:面試地點、面試官資料、何時面試、求職過程中如何及何時跟進情況。把所有細節記錄下來!如果你將相關資料以電子檔案保存,請在日曆中每週安排一次重溫內容的時間。這活動適合於週末進行,為於接下來的工作天求職做準備。
如欲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,
可瀏覽以下網頁:
「殘疾人士求職資訊錦囊」 - 創業軒
http://www.sepd.org.hk/files/filemanager/file/2018-08/SEPD-Info-Kit-PWDs.pdf
「求職貼士」 - 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
https://www.gov.hk/tc/residents/employment/jobsearch/jobhuntingtips.htm